近日,一篇題為《少女花150元文身清洗需76.9萬元 父母被判擔次要責任》的報道吸引了筆者的目光。文章說的是: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區人民法院審理的一起未成年人紋身案件。這個案件不僅引發了社會對未成年人保護的廣泛關注,同時也促使我們深思另一個與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息息相關的問題——不向未成年人售煙。這兩起事件雖然看似不相關,但實則都觸及了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的核心,即如何有效防止未成年人接觸不良行為,促進其健康的成長。
在這起紋身案件中,14歲的小雯在未經充分了解和考慮的情況下,輕易地在文身店進行了紋身。而文身店經營者雖然辯稱其未發現小雯是未成年人,并聲稱小雯系自愿,但法院最終認定文身店應承擔主要責任,原因就在于其未進一步核實年齡便提供文身服務,違反了職業道德和未成年人保護的法律精神。這一判決不僅是對小雯個人權益的維護,更是對整個社會未成年人保護意識的強化。
對于煙草零售店主而言,這起案件同樣具有深刻的啟示。首先,它強調了商家在銷售商品時,特別是可能對未成年人健康產生負面影響的商品時,核實購買者年齡的重要性。店主必須嚴格遵守法律法規,不得向未成年人銷售煙草制品,這是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底線。
其次,這起案件也提醒了卷煙零售的店主們,在日常經營中要加強自我約束和職業道德的重要性。為了追求經濟利益而忽視法律法規和道德責任,將煙草制品輕易地出售給未成年人,不僅違法,更是對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一種極大威脅。店主們應當樹立正確的經營理念,將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放在首位,堅決拒絕向未成年人銷售煙草制品。
在實際經營中,我的一位店主朋友小李也曾遇到過拒絕向未成年人銷售卷煙的具體實例。有一次,一名看起來年齡不大的青少年來到小李的店里,要求購買一包卷煙。小李懷疑他是未成年人,于是便立即詢問了他的年齡,并要求他出示身份證件進行核實。盡管他一再強調自己已經成年,但由于沒有攜帶身份證件,小李無法確認他的真實年齡。因此,小李堅決拒絕了他的購買請求,并向他解釋了相關法律法規和未成年人保護的重要性。最后,這名青少年雖然有些失望,但也表示理解和接受了店主的決定。
在這起給未成年人紋身的案件案件中,紋身店老板因小失大,不但違法,最終還付出了高額的賠償。同樣地,向未成年人售煙的問題也不容忽視。煙草制品對未成年人的危害是顯而易見的,它不僅影響未成年人的身體發育,還可能導致其形成不良的生活習慣和依賴心理。因此,禁止向未成年人售煙是法律法規的明確要求,也是社會各界共同的責任。
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社會各界更是要應當加強對未成年人保護意識的宣傳和教育。家庭、學校、社區等各方應當共同努力,引導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生活觀,增強其自我保護和抵御不良誘惑的能力。同時,對于向未成年人售煙等違法行為,應當加大打擊力度,形成有效的震懾和警示作用。
根據以上所述之事,從給未成年人紋身案件想到不向未成年人售煙的重要性,以及給大家帶來的啟示,我們不難發現,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只有我們每個人都盡到自己的責任和義務,才能為未成年人營造一個健康、安全、和諧的成長環境。讓我們攜手行動起來,共同守護未成年人的美好未來。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