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煙草報在2月份,連續發布了三條煙草監管案件:《一涉案金額3200萬余元非法經營卷煙案告破》、《涉案金額2200余萬元!上海崇明一特大非法經營電子煙網絡案告破》、《涉案金額超1億元、涉及30多個省區市的生產銷售偽劣電子煙網絡被摧毀!》。在數字經濟浪潮與新型煙草制品崛起的雙重沖擊下,中國卷煙市場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與變革。
傳統銷量增長乏力、非法流通侵蝕市場、電子煙沖擊消費結構,這三重困境如同三座大山,壓在中國卷煙市場的肩頭,讓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然而,正是在這種壓力之下,中國煙草市場正試圖突破傳統邊界的束縛,在專賣制度的剛性框架內,尋找彈性生長的空間。
而傳統銷量增長乏力是當前中國卷煙市場面臨的首要困境。2024年,行業銷量同比微增,這一數據背后透露出的是市場增長動力的不足。隨著消費者對健康的日益關注,以及控煙政策的不斷收緊,傳統卷煙的消費群體正在逐漸縮小。
尤其是年輕消費者,他們更傾向于選擇電子煙等新型煙草制品,而對于傳統卷煙的興趣則日益減弱。這種代際消費斷層的現象,正在撕裂傳統渠道的根基,使得傳統卷煙的銷量增長愈發困難,使得庫存堰塞湖現象凸顯。
非法流通侵蝕市場是另一大困境。非法流通卷煙不僅擾亂了市場秩序,還嚴重損害了合法卷煙經營者的利益。據估算,非法流通每年給行業帶來的損失高達約400億元。
這些非法卷煙往往以低價銷售,擠壓了合法卷煙的經營空間,使得合法卷煙經營者的利潤空間大幅縮減。同時,非法流通使得區域性價格倒掛加劇,催生"卷煙游商"群體,形成"合法采購-跨區拋售-沖擊價格"的惡性循環。
市場的裂痕早已悄然顯現。一方面,傳統卷煙的消費群體正在逐漸老去。衛健委最新數據顯示,我國吸煙人口平均年齡從2015年的38.6歲攀升至2023年的43.2歲。這意味著傳統卷煙的主要消費群體正在逐漸縮小,而新的消費群體卻未能及時補充上來。這種代際消費斷層的現象正在加劇市場的萎縮。
另一方面,零售終端的生存壓力也在倍增。非法流通卷煙的低價銷售擠壓了合法卷煙的經營空間,使得零售終端的利潤空間大幅縮減。同時,連鎖便利店體系憑借集采優勢加速蠶食傳統煙酒店市場,進一步加劇了零售終端的生存壓力。
此外,電子煙監管真空地帶也是市場裂痕的重要體現。盡管國標實施已兩年,但“奶茶杯”“可樂罐”等變異產品仍然在市場上大量存在,占據大量的市場份額。
這些產品往往通過微商等渠道進行銷售,形成了監管雷達之外的“暗網生態”。這種監管真空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還對市場的健康發展構成了嚴重威脅。
面對市場困境和裂痕,中國煙草市場監管體系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挑戰與變革。三起部督大案的偵破標志著監管體系正在構建“數字鐵幕”,釋放出三大核心信號:全鏈條打擊已成常態、數據穿透成為標配、跨域協同形成機制。這種監管升級既帶來了挑戰,也孕育著市場重構的新機遇。
在這場“跳起摸高”的行業變革中,中國卷煙市場需要構建制度韌性、市場活性、技術銳性的動態平衡。
通過加強監管升級、推動市場重構、創新營銷策略等方式來應對市場困境和裂痕;同時也需要關注消費者的需求和變化,積極應對市場挑戰和機遇。只有這樣,才能在這場靜水深流的變革中穩住陣腳、贏得未來。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