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當前,控煙尤其是公共場所禁控煙問題已經成為一個熱門話題,如何抓好公共場合所禁控煙工作,是每一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下面,筆者想就尋找科學控煙的策略談一些點個人的認識。
一、切實抓好學校和醫院控煙工作
首先要想做好公共場所禁控煙工作,筆者認為就必須抓住工作切入點。
其一、學校尤其是中小學是青少年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也是引領青少年健康成長的主陣地。加強學校公共場所禁控煙的領導與宣傳,實際上就有利于引導青少年特別是未成年人正確地認識到煙草的危害。教師在向學生傳授文化知識的同時,也有責任有義務教育學生拒絕煙草,維護身心健康。這不僅是對青年學生負責,更是對國家未來負責。
其二、醫院擔負救死扶傷、維護公民健康的重任。直接和病人打交道的是醫生。而醫生尤其是內科吸煙應該從接診的病人中,看得出哪些是因為吸煙所致病的。因此,醫生有責任也有義務告誡病人吸煙危害。醫生首先應該做公共場所禁控的宣傳者執行者。除了自己主動不吸煙外,還有多向病人宣傳吸煙危害,再通過病人回家勸告親友。
學校和醫院都是公益性服務單位,切實抓好這兩類單位公共場所禁控煙宣傳工作,其實也就是找到了公共場所禁控煙工作的切入點。
二、充分地利用價格杠桿合理調控
要想抓好公共場所禁控煙工作,減少吸煙人數。那么必須充分地利用價格作為重要的調控杠桿。世界上許多國家對煙草都課以重稅,使得一部分消費者望而卻步,不敢買,從而不想買。筆者認為,真正要想合理地通過價格來調控禁煙工作,那么就必須將稅率提高到適當標準。以價格作為調控杠桿,就必須真正發揮價格的力量。事實證明我國煙草已經經歷的前5次調稅,不僅沒有啟動抑制煙民數量增長問題,反而煙民越來越多,這足以說明小幅度提稅對于控煙根本發揮不了作用。或許有人想,如果大幅提升價格,怕引起市場巨大波動,引起消費者巨大震動,從而引發行業震蕩。這種想法還是基于煙草本身考慮的,沒有從國家全局去考慮。實際上要想發揮卷煙在控煙中的作用,就必須提高相應幅度,否則沒有實際效果。
三、加強控煙條例的執行監管力度
從我國當前抓公共場所禁控煙工作的情況來看,缺乏的其實不是什么禁控煙條例和規定之類的文字性文件和通知。我國自加入世貿組織以后,因為向世界衛生組織許下到2011年實現公共場所全面禁煙的莊嚴承諾。我國自2003年簽署《煙草控制框架公約》,開始了控煙之路。特別是2011年3月,衛生部發布《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明確提出自當年5月1日起,室內公共場所全面禁煙。“十二五”規劃綱要也提出“全面推行公共場所禁煙”的要求。此后,中國發布控煙路線圖和時間表,按計劃,直轄市和省會城市要在5年內實現100%公共場所禁煙。地方控煙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展開,如北京、上海、杭州、銀川、廣州、天津、深圳等省市相繼頒布相關控煙條例,將控煙納入正常議事日程。但是遺憾的是一些地方由于缺乏嚴格執行措施和監管措施,使得禁煙條例成為一紙空文,成為墻上“紙老虎”。這樣是影響我國公共場所禁控煙工作難以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個主要原因之一。筆者認為再好的制度要堅持執行,再完美的條例重在監督實施,否則就會流于形式,難以發揮作用。加強監督,首先就是要成立相應控煙組織,重大監督那些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的與煙草相關的行為,如戶外煙草廣告、媒體煙草宣傳等行為。二是公共場所要成立協管員。通過協管員的巡查、教育引導煙民自覺地拒絕公共場所吸煙行為,對于有違法相關規定要給予嚴厲處罰。三是設立舉報熱線。也就是對于違法公共場所禁控煙規定的單位和個人,要讓受害者有及時投訴的機會和可能。設立熱線電話,要對相關投訴及時處理,做到件件有反饋,件件有處理落實。
總之,推進我國公共場所禁控煙工作,是一件迫在眉睫的工作。動員整個社會,提高公民控煙意識,讓吸煙變得非規范化,習慣化,并把無煙環境的商業價值推薦給企業,加大低焦微害新型煙草研制力度,滿足部分吸煙人需求。只有這樣,我們的控煙工作才能取得實質性效果。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