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迅猛發展,網銀支付已逐漸成為消費者首選的支付方式,消費者既可以通過銀行卡綁定APP進行實時轉賬,也可以通過銀行自己的APP進行轉賬交易。但是,大多數人只關注網銀基本轉賬功能,并未深入了解其他操作功能,這導致一些不法份子利用大眾對網銀操作層面的盲區,設下陷阱進行詐騙。
胡金芽在新余市渝水區經營一家煙酒副食店多年,開店幾十余年,一直秉持誠信經營的原則,收獲了一群穩定的老客戶,做的基本是熟人生意,生意一直也還順利。就在前段時間,令他沒想到是竟然遭遇詐騙。
“我一直做著熟人的生意,前段時間有兩個面生的年輕男子來店里買煙,一名男子說要買五條軟中華,我和他們說3000多塊,男子邊回復“沒問題”一邊示意我把煙包裝好放袋子里,他拿出手機掃了店里的付款二維碼并把手機付款記錄給我看,我就把裝煙的袋子遞給了他,接著兩名男子出了超市門,這時我看了一下手機,3000多塊錢并沒有立即到賬,我趕忙追出超市叫住了那兩名男子,問他怎么回事,對方拿出手機給我看,說已經支付成功了,我瞧著付款記錄沒問題呀,他們還言之鑿鑿的說是不是我手機網絡的問題,我第一反應也猜測是不是手機信號不好,但保險起見我還是加了買煙男子的微信,留了他的手機號,就讓他們走了。結果,等了兩個多小時還是沒有收到錢,我就給男子打電話,電話是另外一個男子接的,他說買煙男子不在,等下叫他回電話,等了半小時還是沒接到電話,等我再次撥打電話的時候發現對方把我拉黑了,這個時候我意識到自己上當受騙了,隨即就報了警,做筆錄的警察和我說他們已經接到了好幾個相似情況的報警電話了,嫌疑人都是針對像我這種中小零售商鋪,作案基本都是兩個人,他們提前把自己的微信或支付寶號改成店名,選好商品后掃店主二維碼實際上是“虛晃一槍”,錢真正支付給了同伙而非超市。而支付成功的截圖早就做好了,把一個人微信號頭像和昵稱改成超市的名字,一旦老板發現問題,便把責任推給平臺或者說是網絡故障。許多店主生意繁忙時沒有時間去查看錢包,只看到對方拿出了支付成功收款方又是自己的店面這才導致上當吃虧。”
經營不易,零售戶總是會遇上形形色色的便宜,騙術也是層出不新,特別是臨近春節將至,借此機會提醒各位零售戶提升防騙意識,時時警惕,遭遇騙術時及時報警,減少損失。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