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高端卷煙市場降溫,但這并不意味著徹底失速。政策的托底效應、品牌的自救動作、新品類的探索,都在為市場尋找新的增長點。此刻,比起感嘆“賣不動了”,更重要的問題是:誰在逆勢布局?又是誰在悄悄上位?
政策兜底成為高結構卷煙發展最有底的“定心丸”不僅國家出臺了一些調整銀行利率、讓利客戶、拉動經濟消費的有利政策,國家局在稅利貢獻方面,也彰顯了龍頭企業的責任與擔當。今年,行業產銷計劃將圍繞“穩增長、調結構、促創新、拓市場”展開,仍然會通過“銷量增加+單箱結構提升”實施雙引擎驅動,推動資源向“136、345”重點品牌集中,中高端市場發力勢在必行。
企業發展離不開高結構卷煙做大做強
卷煙是一種嚴格控制了產銷計劃的特殊商品。國家局、地方政府對煙草企業有明確的稅利增幅要求,企業自身也有各自的發展需求,在產銷計劃一定的前提下,只有通過提升品牌結構,才能達到增加銷售收入、稅利、保持企業穩健發展的目的。
消費者對健康追求不斷催生品牌向高結構聚焦
近年,在消費者中間,一直流行著一句話:“抽好一點,抽少一點。”其表達的就是卷煙消費者的健康覺醒。相當一部分消費者在吸食卷煙過程中,不再把煙氣煙堿量、感官刺激當作優先指標,而把盡量減少卷煙對身體的危害、過過煙癮擺在了重要位置。近年,各工業企業競相研發的高結構的細支煙、中支煙等新品,便很好地契合了這一需求變化。層出不窮的高價位卷煙、高端卷煙,選用的都是上等煙葉,卷煙配方傾向高配,材輔料選用也越用越好,加之部分高新技術引用,品牌的焦油含量不斷降低,部分3-5mg、300元檔低焦油卷煙有望成為新風口。
創新品類給發展艱難的高結構卷煙帶來新曙光
近三年來,各工業企業相繼研發了150個左右眼花繚亂的新品,分別從商標、包裝、煙支、形態、吸味、香型、功能甚至文化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嘗試,雖然真正得到市場認可并小有規模的鳳毛麟角,然而在高結構卷煙競爭極度內卷、已經淪為紅海市場的今天,極少數基本培育成功的標桿在前面牽引,仍然點燃了高結構卷煙的劇場效應,引得各工業企業在心有不甘的驅動力下不斷試水。年前,玉溪西瓜煙和云煙藍莓煙、芙蓉王(沁爽細支)西瓜煙、芙蓉王(綻放)加特林嘴棒等等,這些新口味和特色化創新品類,猶如在沉悶的高結構卷煙市場注入了一股清風,引起了渠道客戶的廣泛關注和消費者情有獨鐘的青睞。
重新洗牌意味著新機會可能再現
當前高價位、高端卷煙狀態普遍低迷,工商企業、廣大零售戶、相當一部分高結構品牌市場發展變得舉步維艱,零售戶不愿意也不會長期為動銷緩慢、大范圍長時間大幅度的價格倒掛買單,高結構卷煙重新洗牌幾乎不可避免,洗牌既意味著可能的淘汰,也意味著更多機會。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在市場的大浪淘沙中,那些抗壓能力不夠、創新能力不強的品牌,大概率會被拍死在沙灘上。而那些逆流而上,以我為主、主動調整狀態、率先挺過來品牌,則極可能存活下來、活得很好,并且在市場的再度細分中,爭取到更大份額。
結語
市場從不相信眼淚,只相信變化。當前的高結構卷煙狀態低迷,零售戶中猶豫觀望者有之,謹慎堅守者有之,轉行逃逸者亦有之,零售環節卷煙銷售不暢、資金周難以變現、不賺錢成為面上問題,不堪重負的零售戶不斷在抖音和微信等社交媒體上怨聲載道,這是一件必須認真分析和對待的事情。但凡事都有兩面性,在看似危機重重的背后,其實我們也不乏機會,低迷并不是高價位、高端卷煙銷售的寒冬,只要對品牌市場多一些理性判斷,借助國家、行業、地方政府在政策方傾斜方面的有利條件,及時把握住市場深度細分的機會,合理調控貨源,把握高結構新品投放節奏,保持定力、耐力和執行力,高價位、高端卷煙完全可能迎來又一個春天。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