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競爭如百舸爭流,產品質量已然成為企業安身立命、穩健前行的核心命脈。貴州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銅仁卷煙廠主動作為,始終將工藝質量管理視為重中之重,通過“新機制、新舉措、新隊伍”,積極探索工藝質量管理創新之路。
深化質量分析,構建問題管理新機制
工廠秉持目標引領、問題導向的思路,著力提升問題挖掘與解決效能,優化建立問題管理的清單和銷號制度,全力構建完善的問題管理長效機制。
在精準捕捉問題上,工廠多管齊下。出臺工藝質量指標管理細則,形成“日跟蹤、周分析、月總結”管理機制,確保問題無處遁形。發布問題管理辦法,明晰問題源頭與處置流程,搭建廠級、部門級問題動態管理臺賬。聚焦“指標改進、標準執行、工廠日放行、公司月監督”等環節,將各級檢查發現的問題納入來源進行報送。針對報送的問題組織評審后納入臺賬管理,在月度例會通報并靶向攻堅推進整改。
為提升問題解決效能,工廠依托班組建設,激發全員參與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同時,工廠發揮管理層引領作用,組織高技能人才、工藝質量專業人員至作業現場深度診斷,全方位、多角度查找提煉問題,梳理問題清單,分析根源制定策略,定期召開專題會議并復盤汲取經驗教訓;并通過構建過程質量信息數據庫,將共性問題融入質量管理體系持續優化,為后續實現質量持續改進提供依據。
探索數字賦能,推行質量控制新舉措
數字化轉型已成為企業提升競爭力的必然選擇,工廠積極投身其中,敏銳捕捉到數字化技術在工藝質量管理領域蘊含的巨大潛能。在技術中心的指導下,通過工藝測試、課題攻堅、項目研究等方式大力推動工藝質量管理的數字化進程,煙葉制絲和卷煙卷接環節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以煙葉制絲的松散回潮工序為例,銅仁卷煙廠《基于大數據分析與機器學習下的松散回潮智能控制模式研究》精造課題,通過智能算法預測最佳增濕水量,促使各品牌出口含水率標準偏差顯著降低,達標率提升至100%,有效解決了傳統控制的諸多難題,實現了單機設備智能化探索,有效提升生產過程質量管控能力。
圖為對卷接機供絲系統問題診斷和改進。
在部分關鍵工序,先進建模技術的引入也帶來明顯成效。煙葉制絲的烘絲工序優選隨機森林算法建模,依據設備寫實及歷史數據相關性分析,以遵循現有工藝標準為前提,選擇HT前入口水分、HT出口溫度、熱風風量的累積作為模型輸入變量,烘絲機出口水分作為輸出變量。經交叉驗證和模擬測試,模型展現出極高的預測準確性,平均MSE僅為0.005。基于此模型,能夠實時、精準地預測烘絲水分動態變化,提前調整工藝參數,確保烘絲質量的穩定性和一致性。煙支卷制環節則通過對LASSO、彈性網、BP神經網絡等方法的探索試驗,最終采用隨機森林回歸分析,確定13個影響吸阻的關鍵因素,融合統計學、深度學習以及集成學習等知識,構建出吸阻離散化區間預測模型,明確了將吸阻控制在特定劃分類別時各模型參數的較優設置值,為提升煙支吸阻穩定性與優化工藝參數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持和理論支撐。
培育工藝人才,打造質量管理新隊伍
人才作為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對工藝質量管理領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工廠通過多元化培訓、人才交流互動以及項目實踐等多種途徑,打破部門壁壘,激發人才協同效能,著力打造一支高素質質量管理人才隊伍。
于多元化培訓體系構建而言,工廠依循員工的崗位特性、發展規劃以及重點工作任務要求,以內部培訓、外部專家講座以及在線學習平臺等多種形式,開展涉及工藝技術、質量管理、數字化技能以及團隊協作等多個領域的培訓課程。同時,借助公司工藝質檢人才庫年度培訓資源,搭建廠級再學習平臺,使得人才庫成員兼具“學員”與“講師”的雙重角色,在對培訓內容充分吸收轉化后,組織開展廠級再培訓,切實發揮傳幫帶作用,有力推動了工廠人才隊伍專業素養與綜合能力的提升。
圖為技術中心、工廠及設備生產廠家技術人員開展技術交流。
工廠與技術中心搭建起高效的人才交流通道,雙方不定期互訪研討,分享質量管理經驗與成果,探索行業發展的前沿趨勢與先進技術。工廠選派工藝人才赴技術中心研習,技術中心也派專家深入工廠調研指導,成功促進工藝質量管理的經驗共享和技術創新。
聚焦項目實踐環節,工廠致力于攻克工藝優化、質量改進以及數據建模等領域的重難點問題。如開發葉片加料比例自動設定控制程序,實現批次生產前依據煙葉含水率自動計算并下達加料比例設定值,提升了加料工序批次間施加料液一致性以及化學成分均勻性,為產品質量提升打下堅實根基。
進之以猛易,持之以恒難。工廠將持續筑牢“產品質量是安身立命的根本”理念,始終保持創新的精神和務實的態度,持續深化質量分析、加速數字化轉型進程、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在工藝質量管理的道路上不斷探索與突破,以更加堅定的步伐邁向更高的質量目標,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不懈奮斗。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