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月15日,我們都迎來一個特殊的節日——國際消費者權益日。這一日子的設立,源于1962年3月15日時任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在美國國會發表的《關于保護消費者利益的總統特別咨文》。在這篇咨文中,肯尼迪首次提出了消費者的四項權利,即安全權、被知情權、選擇權和被聽權。此后,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于1983年正式將每年的3月15日定為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旨在擴大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宣傳,推動各國和地區消費者組織的合作與交往。
在中國,315的意義同樣深遠。自1991年央視首次播出315晚會以來,這一天成為了消費者維權的重要節點。晚會通過曝光大量消費者關注的質量問題,深度揭示消費環境中的問題,促使消費者增強維權意識,同時推動企業改善服務水平。如今,315不僅是一個節日,更是一個全民關注消費權益的象征。
315消費者權益日的核心宗旨是對消費者進行教育,提高其維護自身權益的意識和能力,并通過處理消費者投訴、幫助消費者挽回損失,推動消費環境的改善。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時,享有以下基本權利:安全保障權、知悉真情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依法求償權、依法結社權、獲得知識權、維護尊嚴權和監督批評權。
這些權利的保障,不僅是對消費者個體的保護,更是對整個消費市場的規范。通過普及相關法律知識,如《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消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自身權益,從而在遇到問題時能夠依法維權。
在中國,315的意義遠不止于一個紀念日。它已經成為推動消費市場健康發展的關鍵力量。近年來,隨著消費市場的不斷擴大,消費糾紛也日益增多。為了更好地保護消費者權益,各地政府、媒體和消費者組織紛紛行動起來。
以2025年為例,某大型網站旗下的投訴平臺以“筑安心振消費”為主題,聯合政府監管部門、權威媒體、法律機構及行業代表,推出了一系列315特別策劃活動。這些活動包括消費維權線索征集、媒體守護行動、直播解碼消費熱點、全民消保排位賽、發布年度紅黑榜單和消費者權益保護白皮書等。通過這些舉措,黑貓投訴平臺不僅為消費者提供了維權的渠道,還為監管部門提供了數據支持,推動了消費環境的優化升級。
在當今社會,消費已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將“大力提振消費”作為重點任務之一。在此背景下,315的意義更加凸顯。它不僅是消費者權益的守護者,更是消費市場健康發展的推動者。
通過持續優化消費環境,保護消費者權益,可以筑牢安心消費的基石,釋放消費市場的活力。例如,上面提到的投訴平臺自2018年上線以來,累計收到消費者有效投訴超2364萬件,投訴解決超1514萬件,為數以千萬的消費者挽回了經濟損失。這些數據背后,是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堅實成果,也是消費市場健康發展的有力保障。
未來,隨著消費市場的不斷升級,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也將面臨新的挑戰。但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政府、媒體、企業和消費者的共同努力下,消費環境將更加公平、透明和可持續。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