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民間控煙組織新探發布的《2021中國控煙觀察——民間視角》指出,世界衛生組織對中國實施控煙策略的評估中,立法防止二手煙危害評級最低。這給中國控煙工作敲響了警鐘。
近些年,我國控煙立法進程不斷加速,2020年通過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對控煙部分進行了修改。其中,第17條將電子煙納入煙草的定義范圍;第59條規定,學校、幼兒園周邊不得設置煙、酒、彩票銷售網點,任何人不得在學校、幼兒園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動的公共場所吸煙、飲酒。這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未成年人的關心和愛護。2021年9月,北京市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對《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相關條款進行了修訂:在室內全面禁煙的基礎上,對在幼兒園、學校等未成年人活動場所吸煙的個人,以及煙草制品銷售者違反條例規定的行為提高了處罰額度。
然而,我國至今尚無全國性的無煙立法。在2021年7月16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司長毛群安表示,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很多城市已經實施了公共場所控煙條例,“我們在積極推動國家層面立法,同時要求各個地方結合實際情況出臺控煙的法規”。國家層面的立法,有助于保護更多公眾免受煙草危害。
除了關注立法,更要關注執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實施半年后,新探健康發展研究中心在調查中發現,無論是一線、二線還是三線城市,學校周邊煙草銷售點都比較多。在所調查的160所中小學中,近2/3的中小學周邊200米內有售煙點,近1/3的中小學周邊100米之內存在售煙點,近半數售煙點未按法律要求設置“不向未成年人售煙”標識。《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了執法單位和罰則,接下來,相關部門還需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同時加強控煙普法宣傳,提高法律的知曉率和依從率。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