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烤煙收獲的季節,一大早,劉江平就載著金燦燦的“黃金葉”來到收購點交售煙葉。“今年種了70畝煙,煙在地里長的好,烤出來的煙也是滿竿黃,除開成本,凈利潤近20萬元呢。”豐收的喜悅洋溢在劉江平黝黑的臉上,樂呵呵地說道,“現在種煙有保障,市場有保障、價格有保障,再加上今年煙葉收購價格也提升了,政府的政策、煙站的服務給力,生活越來越有奔頭了。”
63歲的劉江平曾是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灘頭鎮洞木亭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主要經濟收入靠種植水稻和擔任村里的護林員。2016年,聽說種植烤煙政策好、風險低、收入高、有保障,劉江平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加入了煙農隊伍。
“種植烤煙是一門臟活、苦活、累活,沒有捷徑,靠的是煙農踏踏實實干。”回憶剛接觸烤煙種植時的情景,劉江平感慨道,“當年租下25畝地,開始了第一次單獨種烤煙。我在生產技術上一竅不通,又是貧困戶,考慮到這種特殊情況,灘頭煙草站把我列為特殊幫扶戶,每一項農事操作煙站技術員全程跟蹤指導,翻耕起壟、移栽蓋膜、施肥培土、打頂抹蓀、煙葉烘烤等關鍵技術都是手把手教。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第一年的種煙收入有5萬多元。”2017年,劉江平家成功脫貧。
更讓劉江平樂呵的是,憑借著自己能吃苦肯鉆研的勁頭,他的烤煙種植技術越來越好,如今已是灘頭鎮的烤煙種植示范戶。“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劉江平隨身帶著一個小本子,密密麻麻記錄著每一丘田塊的施肥品類和施肥時間、施肥量。每次煙站技術員劉哲平來,劉江平都會拉著他走遍大大小小40多丘田塊,看到有長勢長相沒有達到預期的煙田,劉江平就會掏出小本子認真地請教:“小劉,你快給我看看,是不是肥料施少了或者什么農事操作沒有做到位?”劉江平對每一項農事的操作都是精益求精,劉哲平打趣“他的煙田壟體像鑲了瓷磚一樣平整”,他也是憨厚地笑著回答:“我閑不下來,有空就到田里修一修壟溝和壟體,這樣有利于煙田排水,也有利于煙株根系發育,到后面煙株就會長的又高又壯。”
今年,劉江平在村支兩委的幫助下流轉了70畝土地,將這些土地全部種上烤煙,成為當地有名的烤煙種植大戶。六月初夏是煙葉采收的季節,也是劉江平和煙站技術員劉哲平最忙最累的時候。為了避開白天高溫和烈日對鮮煙葉的傷害,劉江平凌晨3點開始下田采摘煙葉,早上8點之前把采摘好的鮮煙葉運送到烤房,然后編桿、上炕、點火,一系列的操作下來已是凌晨時分。
“現代化的烤房設備和三段式烘烤工藝對烤煙師傅提出了更高的技術要求,每年煙站都會舉辦烘烤培訓,劉江平都是最早報名參加,借這樣的學習機會提高自己的技能。”劉哲平告訴記者,邵陽市煙草公司隆回分公司灘頭煙草站以黨建為抓手,通過發動員工與煙農“同吃同住同勞動”、“同吃同住同烘烤”來抓關鍵技術落實落地,提升煙農生產技術和管理能力,保障煙農收益穩步提升。有一次,劉哲平來檢查劉江平的烘烤曲線,對其中的設置非常認可,“那其實就是他去年給我設置的烘烤曲線,我用手機拍下來,三個不同部位的烘烤曲線,今年我就是在去年的烘烤曲線基礎上再根據煙葉的情況稍微修改了一下,烤出來的煙葉質量真的不錯,又黃又香又軟。”樂呵之余,劉江平對提供指導服務的技術員劉哲平贊不絕口。
在灘頭煙草站交售完煙葉,樂呵的劉江平跟其他煙農聊起天來:“今年的70畝烤煙,凈利潤有20萬元。像我這樣喜迎豐收的煙農在灘頭鎮還有很多呢,煙葉收購價格提升了,煙站的服務很貼心,技術指導有方,到了節點技術員就會上門下田進烤房來指導。”劉江平說,曾經有的煙農認為100多斤/畝的產量是正常的,今年在煙站技術員的指導下產量也達到了260斤/畝以上,大部分煙農凈利潤都達到了10萬元以上。“現在種煙真是‘天時地利人和’,明年我準備再擴大種植規模,接下來要忙著選田、翻耕了。”劉江平說。
記者了解到,今年,邵陽市隆回縣灘頭鎮烤煙種植面積同比增長43%,煙葉收購量同比增長54%,烤煙產業成為了煙農增收致富的“黃金葉”。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