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6點30分,福建省三明市建寧縣濉溪鎮大源村的梯田間,履帶式拖拉機的轟鳴聲劃破寂靜,翻起的土壤如波浪般整齊劃一。“這些合作社的‘鐵家伙’干活比老把式更利索!”種了30年煙葉的老農聶云貴蹲在地頭感慨,而他口中的合作社,正是建寧縣規模最大的蓮鄉農機專業合作社。
理事長黃勤建的手機里存著兩張對比圖:2009年合作社成立時的合影上,5個人守著兩臺收割機笑容局促;2025年的新照片中,背后一百多臺各式農機整裝待發。“我們不是簡單的農機出租商,而是現代農業產業鏈的服務集成商。”這位“田保姆”的定位,道出了當前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巨大變化。
圖為合作社收割機在田間作業。黃勤建攝
破局:從“摔跟頭”到“飛起來”的轉型之路
時間撥回2009年。抓住國家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機遇,黃勤建聯合4戶村民成立合作社,購置兩臺水稻收割機開啟創業之路。彼時的他們不會想到,這將成為改寫人生乃至建寧農業史的關鍵轉折。
“2013年是我們最艱難的坎?!秉S勤建記憶猶新。合作社斥資購入烘干機,卻因技術不熟導致種子含水率超標,一季賠光4萬元積蓄。這場“烘干機危機”讓他痛定思痛:農業機械化不是簡單的設備堆砌,必須建立標準化服務體系。次年,他抵押鄉下房產擴建合作社場地,引入工廠化育秧設備,率先在全縣推行“耕、種、防、收、烘”等方面的托管服務。
更大的考驗出現在2014年。當黃勤建引進首批農用無人機時,價值12萬元的設備首飛即墜入水田?!坝唵尾坏热?#xff0c;我們連夜組織30多個人工打藥?!边@次挫折催生了技術攻堅專班,他們多次赴珠海等地考察機型,建立“廠家駐點培訓+社員持證上崗”制度,如今合作社無人機群的技術更加成熟穩定,單機裝藥量也由6升提升到18升,作業能力達每年10萬畝次以上。
創新:機械專業服務化托起“金葉稻香”
在合作社的調度室內,墻上掛著手寫的跨區作業進度表,兩部24小時待機的對講機不時傳來農機手的匯報聲?!袄蠌埖钠饓艡C剛到黎川,今天能完成25畝煙田的起壟任務”“泰寧煙田的機耕隊已出發,覆膜機也一起帶上了”……調度員小劉快速更新著記錄板,桌上的臺賬詳細標注著每臺設備的動向。這張用腳步丈量、靠人工織就的服務網,正悄然改變著閩贛邊界的農業版圖。
“現代農業不是比誰家屏幕大,關鍵看服務扎不扎實?!秉S勤建拿起一份泛黃的2015年調度記錄,上面密密麻麻記著當年僅有的幾臺收割機行程。“農機服務要做成全產業鏈的‘粘合劑’?!?走進黃勤建的密集烤房群,在這里夏季烘烤的煙葉余溫尚未散盡時,秋季就已開始烘干水稻種子,冬季則烘干建寧當地的筍干、茶籽。“通過錯季使用,烤房利用率提升3倍,年綜合收益增加3千元?!边@種創新模式,正是建寧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推廣“煙稻輪作”的縮影——上半年種植煙葉,下半年培育雜交稻種,實現“一田兩收”。
圖為煙葉烘烤期間黃勤建正在使用編煙機。王穎攝
“數據印證著煙稻融合發展的成效2024年?!睋▽幙h局(分公司)煙葉辦主任王飛介紹,合作社服務的煙稻輪作田塊煙葉畝均產值達5500元,水稻制種畝產265公斤,較手工插秧增產25公斤。“更難得的是生態賬本,水旱輪作使將綜合病蟲損失率控制在1.5%以內,全年化學農藥使用量同比減少15%;每座生物質燃料顆??痉磕旯澕s燃煤2.3噸?!?/p>
賦能:“鐵牛軍團”激活鄉村“共富密碼”
農機社會化服務就像一根扁擔,一頭挑著現代農業,一頭挑著農民飯碗。在里心鎮里心村的煙田旁,煙農阮先偉正仔細核對合作社提供的服務清單:從年初的深耕整地、煙苗移栽,到夏季的植保飛防、煙葉采收,再到秋后的稻種烘干,所有環節都印著“蓮鄉農機服務”的標識。“托管18畝地,每畝服務費比自家雇人省300元,我在合作社開農機每月還能掙3000多元。”阮先偉如今靠著“務工+托管”雙份收入,去年翻新了家里的磚瓦房。同時,黃勤建還與建寧縣局(分公司)等單位共同舉辦了建寧縣第一屆“高素質農民煙稻專題培訓”,讓機械化的成果惠及更多人?!白尭噜l親在家門口端穩‘機械碗’,才算真正盤活了鄉村振興這盤棋。”
圖為高素質農民煙稻專題培訓開班儀式現場。陳文燦攝
遠望:在希望的田野上書寫新答卷
夕陽西下,黃勤建站在合作社新購置的農機前,與幾名合伙人商討著明年的計劃:“咱們再添幾臺種子烘干機,優先租給制種大戶,技術上由合作社全程指導?!辈贿h處,剛結束跨區作業的農機手們正清洗設備,他們中不少人剛剛參加完前幾個月的水稻收割機培訓——這是合作社下半年重點突破的服務領域。
暮色漸濃,合作社的機庫依然燈火通明。明天,又一批裝載北斗導航的起壟機將駛向江西農田。倉庫墻上的地圖插滿紅色圖釘,每個標記都是合作社服務過的村鎮。黃勤建拿起一枚新圖釘,鄭重地釘在隔壁廣昌縣的位置——那里有大片煙稻輪作田正等待機械化改造。在這片充滿生機的土地上,農業機械的轟鳴聲,正奏響鄉村振興的奮進樂章。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