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曉佳(左)在河北省靈壽縣北洼鄉檢查紅腳隼的傷勢。
閆曉佳正在給救護站里的孔雀喂食。
前不久,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石家莊市野生動物救護站接到河北省靈壽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的求助電話,稱有村民在農田里撿到一只不常見的鳥,希望救護站盡快派專家前來救治。救護站通知了志愿者閆曉佳。
閆曉佳是河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的一名員工,他的另一個“職業”是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志愿者。
“這是一只紅腳隼幼鳥,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翅膀沒折斷、體表沒有明顯外傷……可能是飛行中摔下來的。”
一套“體檢”做下來,閆曉佳對這只紅腳隼有了初步的診斷。
“我們把它接到救護站喂養幾天,等它體力恢復了再放飛。”辦完移交手續,閆曉佳前往市里的救護站。
“飛”來的“第二職業”
2001年退伍后,在工作之余,喜歡動物的閆曉佳承擔起“飼養員”的工作。2006年,閆曉佳成為河北中煙的一名員工。他說,他從小喜歡動物,長大后尤其喜歡飛禽。正因為這一點,閆曉佳的朋友時常把動物寄養在他那里。可是苦于家里場地限制和技術不專業,很長一段時間,閆曉佳都在尋求專業機構的幫助和指導。
機緣巧合,他最終加入野生動物救護的隊伍。
2019年年初的一天,當閆曉佳帶著朋友的動物在靈壽進行野化飛行訓練時,一個人朝他走過來。
“他過來問了問動物的情況,和我聊了幾句,然后從兜里拿出一個小紅本說,希望我能加入他們。”閆曉佳回憶說,來人名叫高瓊,是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志愿者委員會委員。他告訴閆曉佳,目前石家莊統一的公益野生動物救護工作還是空白,所以他正謀劃在石家莊成立一支公益野生動物救護隊伍。
因為看中了閆曉佳喜歡動物的“里子”和動物救護的“底子”,高瓊決定邀請閆曉佳和他共同籌辦石家莊的野生動物救護機構。
正愁找不到組織的閆曉佳既意外又驚喜,二話沒說,欣然接受。
在兩人的共同努力下,2020年8月,石家莊市野生動物救護站正式掛牌,閆曉佳不僅找到了組織,還成為石家莊市野生動物救護站的創始成員之一,野生動物救護站成了他業余時間最常去的地方。
在救護站,很多海報上都有閆曉佳救護動物的照片。為了更好地照顧這些家伙,他還自學了不少獸醫知識,為保護野生動物貢獻自己的力量。
救護站里的“一把刀”
萬事開頭難。“野路子”出身的閆曉佳起初只會做一些簡單的救護工作,比如剃毛、消毒、清理創面等。后來,隨著接觸的受傷類型逐漸增多,閆曉佳開始試著給動物們“做手術”。
“一開始我會的也不多。后來遇到的情況多了,像翅膀、腿折斷這種情況,就試著自己處理。人家把動物送到我們這里,一來是相信我們,二來有的動物要不及時做手術,可能真活不了了。”閆曉佳說。
閆曉佳邊干邊學、邊學邊干,自學的同時還跟著站里的獸醫學,逐漸成了救護站里的“一把刀”。
2020年8月,一只有著“鳥中大熊貓”之稱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瀕危鳥類黑鸛的幼鳥被井陘縣村民發現,隨后因傷勢嚴重被送到石家莊市野生動物救護站救治。
參與救治的閆曉佳說:“小家伙剛來的時候精神萎靡,我們檢查傷情發現,它的頭部和耳朵不正常,耳朵周邊還有潰爛,傷情比較嚴重。”
隨后,他和獸醫開始仔細清理創面,給傷口上藥消炎。幾天后,小家伙還用上了一種促進清創生肌、幫助外傷盡快恢復的新型外傷藥。
如今,在救護站志愿者們的悉心照料下,剛來時僅4個月大的小黑鸛不僅傷病痊愈而且已長成健康的亞成鳥,具備放飛條件。閆曉佳說,他們將在合適的時機將黑鸛放飛,讓它回歸自然。
被動物們誤傷
“別看它現在個頭不大,但它的喙、爪子相當厲害,要是被它啄一口、撓一下,手上就是一道血印子。”在救護站,閆曉佳一邊說一邊小心翼翼地把剛接回來的紅腳隼放進籠子,不敢怠慢。
剛接觸野生動物救護那會兒,閆曉佳被動物們誤傷是常有的事兒,至今他還清晰記得最慘的一次。
“當時救助了一只中型猛禽,我正給它喂食的時候,它突然在我手上狠狠啄了一口。想想吧,被一只翅膀展開后1米多、嘴能開核桃的大鷹啄上一口是什么感覺。”閆曉佳右手被啃下一塊肉,至今還能看到傷疤。
除了當心動物們外,閆曉佳他們還要時刻提防非法捕獵者的陷阱。他展示了一件他們同執法部門聯合行動時收繳的物品。這件物品長約30厘米,材質是鋼筋,比大拇指還粗。閆曉佳說,這是他們上山救助動物時在草叢里無意中發現的。
“這個叫捕獸夾,也叫虎齒夾,當地村民拿它捕野豬用。野豬一旦踩上去,帶鋸齒的夾子瞬間合攏,巨大的咬合力能輕松把腿夾斷。人要是踩上去,后果不堪設想。”閆曉佳說。
保護野生動物,需要更多人參與
救護站的墻邊整齊地擺放著一排鳥籠,其中一個籠子里住著幾只紅嘴黃頭綠翅膀的鸚鵡。
“這是費氏牡丹鸚鵡,屬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已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Ⅱ中。這幾只是執法部門從花鳥市場查扣下來的涉案物品,先送到我們這里寄養,等時機成熟,我們再把它們放飛。”閆曉佳說。
近幾年,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和《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不斷補充和完善,很多以前不在名錄里的動物現在受到了法律保護。“費氏牡丹鸚鵡就屬于這種情況。”閆曉佳說,“麻雀現在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捕殺超過一定數量就屬刑事案件。”
在閆曉佳看來,保護野生動物還需要更多人參與,普法宣傳尤為重要。
從2020年起,作為宣傳員,閆曉佳多次和救護站的志愿者一起走進石家莊市中小學校,向孩子們傳授野生動物科普知識、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以及野生動物救護注意事項等。他們希望通過這樣的宣傳教育,號召青少年關注野生動物,知道如何從自身做起保護野生動物。同時讓更多孩子去影響家長,讓全社會關注野生動物保護,關注自然生態保護。
如今,在閆曉佳和其他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越來越多的市民參與到野生動物保護活動當中,越來越多的野生動物得到了救助。
“以前人們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比較淡,看見不認識的動物也不會想太多,最多就是拿到自己家里養幾天。現在,主動聯系我們的情況越來越多了,我們的宣傳到位了,大家的意識提高了,遇到這種情況大家也知道該找誰了,這是我們最希望看到的。”閆曉佳欣慰地說。
如今,石家莊市野生動物救護站已從成立之初的3人發展成為擁有2000多名志愿者的野生動物救護專業組織。截至今年7月,該救護站共救助野生動物2000余只,其中國家一級、二級保護動物110只,越來越多的動物在這里得到救治,獲得新生,同時也有更多和閆曉佳一樣熱衷社會公益的愛心人士加入到了這支隊伍中。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