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路燈、發展產業、保障教育……近年來,貴州省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江龍鎮革利鄉六院村每年都有大變化,這些變化源于一位駐村第一書記——張克用。
而說起張書記,就不得不提他的四次“出名”。
“張書記眼神不好,到村第一天就摔了個大跟頭”
2017年7月,由貴州省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選派,張克用來到了六院村。為了迅速摸清村情民情,他到村第一天就四處調研。晚上9點多,村民趙紅榮領著張克用打著昏暗的手電筒前往住所。走著走著,趙紅榮聽到“哎吆”一聲,回頭看,發現張克用摔在了路邊的石頭上。這是張書記的第一次“出名”。
一次摔跤,張克用對六院村的第一印象變成了“天黑抓瞎,道路忐忑”,他更堅定了一件立馬要辦的事情——讓村里“敞亮起來”。為此,他多次回鎮寧縣局(分公司)匯報、溝通,最終協調到5萬元,全村主干道上亮起了65盞太陽能路燈,照亮了六院村的黑夜,也照進了所有村民心中。
除此之外,張克用到鄉政府、縣政府多次“化緣”,協助推進實施全村連戶路及庭院硬化14858平方米,機耕道3.2公里;實施全村人畜飲水、電網改造工程,解決了8個村民小組1672人的用水用電問題;還建起了一個500平方米的文化廣場。
晚飯后的路燈下,趙紅榮屋前的院壩寬敞而平整,在文化廣場的空地上,孩子們玩著丟手絹、騎自行車的游戲,這一畫面好不和諧。
“家里的手電筒都要收起來當紀念啦!”村民趙紅榮打趣道。
“要找張書記,翻翻泥巴地”
隨著逐漸了解六院村的基本情況,張克用完全進入“角色”。如何加快村莊發展?村民致富之路在何方?他日思夜想,四處奔波,經過反復考察,決定從特色種植、養殖業入手。
清明前后,雖值雨季,但也是生姜、辣椒種植的好時機,田間地頭總能看到張克用穿著雨衣、雨鞋奔忙的身影,與勞動力缺乏的農戶一起勞作。
“在辦公室實在坐不住,只有到田里跟鄉親們一起盼著生姜、辣椒豐收才讓人安心。”張克用笑呵呵地說道。村干部間也流傳起“要找張書記,翻翻泥巴地”的歇語,這是張書記的第二次出名。
張書記到任后把村當成家,和村民一起搞產業發展,把產業發展作為消除貧困的第一戰場,先后發動貧困戶種植生姜76畝、工業辣椒251畝、肉牛養殖105頭、家禽(雞、鴨、鵝)養殖1218只,帶動致富貧困戶95戶473人,補助資金75.14萬元。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六院村貧困發生率從26.96%降為0%。
在老黨員、已脫貧戶趙培民家中,新修的谷倉裝滿了糧食,廚房里掛著一排排臘肉,溫飽不愁,令人欣慰。
“看著只是幾行數字,但它包含了張書記和我們大家的心血,更是六院村村民擺脫貧困的利器,大家都非常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成果。”村支書施勝敏說。
“張伯伯吹胡子瞪眼”
孩子們一直是張克用的“心頭肉”,他特別關注孩子們的生活、學習情況。
村里的孩子喜歡在村口玩耍,但雜亂成堆的露天垃圾場是個安全隱患,也影響著村容村貌。在煙草局的資金支持下,張克用領著四五個村民,頂著烈日,干起了泥瓦工,砌磚頭、抹水泥,在大家的努力下,四四方方的垃圾池立起來了,村子形象大為改觀,孩子們的安全也有了保障。
“之前我們去村口玩,張伯伯吹胡子瞪眼,老是兇我們,現在不怕他了。”趙培民家的孩子趙子涵稚聲稚氣地說道。
張克用始終堅信教育是脫貧致富的治本之策。他積極組織開展教育幫扶,不僅落實了241名學生營養餐、“兩免一補”等政策,還為當地學校添置了就餐桌椅70余套。同時,他還積極做家長們的思想工作,激勵高考完的孩子們繼續接受高等教育。
“那些哥哥姐姐填高考志愿的時候,我爸比關心我還積極,有時候我都懷疑自己不是親生的了。”張書記女兒打趣道。
“張書記嗓子啞了,腿腫了”
2020年1月27日,大年初三,坐立不安的張克用從老家趕回村里,不會開車的他換了3種交通工具,連軸趕路,不辭辛苦,只為心中那份記掛——六院村346戶村民的安全。
逐戶探訪、體溫測量、宣傳勸導……春節期間,張克用吃了10多包金嗓子。駐村隊員說,張書記閉上眼,都能從疫情值守點走回家,村里來來回回地跑,讓他本就有老毛病的腿腫了。
“老張打電話回家的時候,嗓子都是啞的,電話一掛,我就感覺眼淚包都包不住。”張克用的妻子說道。
六院村的“硬骨頭”很多,趙懷安趙大爺就是一個,子女在身邊,卻非要自己吃住,村里許多人都怕與他打交道,卻偏偏與張克用合得來。雞丟了,找張書記;父子鬧矛盾,找張書記;身體不舒服,找張書記。在張書記的耐心引導下,趙大爺不犟了,村里人常常看見他掛著不同以往的笑容。
2021年4月,往村委會跑的人突然多了起來,村里的氣氛有些沉悶。原來,是張克用任期到了,要走了,大家舍不得。
看著六院村的人們,看著逐漸發展起來的村子,張書記說出了他當時的想法:“實現‘兩不愁三保障’只是基礎,六院村還有更長的振興之路,我和這里的人們一起找到了奮斗的幸福感,我舍不得這里,我要留下來。”
心里有牽掛,腳下有道路,眼中有方向,2021年5月,張克用主動提出留任,希望在六院村肩負起鄉村振興的責任,全心全意為中國鄉村建設盡獻自我。
2021年11月,張克用榮獲貴州省“最美勞動者”稱號,張書記的故事還沒有結束,張書記的奮斗還在繼續。
入戶調研。
田間走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