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剛,山東沂水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退休干部。退休后,他拿起相機,全身心投入到光影的世界里,攝影作品多次獲獎。他是當地煙草公司組織的一些活動中的義務攝影師,是沂水縣老年大學攝影班班長,也是沂水攝影圈公認的高水平攝影愛好者。
有人說,拍照太簡單了,打開相機,對好焦距一按快門就行。而在宋玉剛心里,要想用一幅照片說話、表達一個主題,并讓人過目不忘,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快門、光圈、感光度,色彩、色溫、飽和度……想拍出好照片,需要理解和掌握的東西有很多。在老年大學學習時,他從不缺課,認真學習理論知識。為提高理論知識水平,他買來諸多攝影專業書籍對照學習。為提高攝影水平,他購置了多種鏡頭和小型無人機等,經常外出采風,拍攝日出日落、山川湖泊、春播秋種、集市村落等,每次都會拍攝幾百張照片。剛開始,面對成百上千張照片,哪張好、哪張還有欠缺,宋玉剛并不會鑒別。為了盡快提高鑒賞水平,他把攝影老師請到家里,對著照片一一分析,一看就是好幾個小時。終于有一天,他的攝影作品被沂水攝影家協會選中,取得參展資格并獲獎。
在沂水縣老年大學,他是攝影班班長。老年大學攝影班有40名學員,他們年齡不同、性格不同,攝影水平也參差不齊:有的學員學習攝影時間長、技術精湛,有的學員對器材性能比較熟悉,有的學員對新聞事件更敏感、能較好地把握大場景拍攝方法,有的學員對民俗文化情有獨鐘、拍攝視角獨特……怎樣帶好這一班人?作為班長,宋玉剛抓住大家愛好攝影這一共同點,把管理班級變為服務班級:有學員辦攝影展時,他會幫忙挑選照片,協助主辦方布置展廳,一忙就是十幾天;外出采風時,他盡心盡力做好組織協調工作,讓老同志們高興出行、安全歸來。經過努力,老年大學攝影班不但風氣正、凝聚力強,大家的整體攝影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經常應邀參加當地經濟建設、文藝體育推廣等活動并攝影,受到廣泛贊譽。對此,宋玉剛深有感觸地說:“攝影不是為了孤芳自賞,也不只是自娛自樂,能為社會經濟發展貢獻一點力量,就是最大的意義。”
美好的影像,是攝影人心底最溫暖的記憶。筆者曾問宋玉剛,他所拍攝的家鄉最美風光照是什么樣子。他說:“我很喜歡‘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這句詩。夕陽西下,晚霞照亮了山坳里的村落,薄霧繚繞,飛鳥歸巢,動靜相宜,這就是我拍攝的家鄉最美風景!”
因為要照顧家庭,宋玉剛無法去很遠的地方拍攝。其實,他很想拍“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山舞銀蛇,原馳蠟象”這樣的景色,這也是眾多攝影愛好者鐘情的祖國的遼闊與壯美!
說起最難忘的攝影經歷時,宋玉剛說:“這些年讓我感受最深的攝影經歷是下鄉拍照。當我們來到山村,村里的大爺大娘坐在鏡頭前的時候,他們那真誠的笑臉是最動人的景象。每次下鄉拍照,這樣的場景都會在我心里留下難忘的記憶。”
作為一名有著37年黨齡的老黨員,宋玉剛為煙草事業發光發熱的心永遠不變。一次,沂水縣局(分公司)召開職工運動會,邀請宋玉剛當攝影師。宋玉剛二話沒說就答應下來,帶上設備早早地來到運動會場地,忙得不亦樂乎。
有青年員工說:“宋叔的攝影技術真不錯,一些先進的拍攝技巧及后期制作技術都能很好地把握。”還有人說:“別看宋叔年紀不小,卻有點‘潮’,還能玩無人機攝影!”宋玉剛卻謙遜地笑著說:“我已是花甲之年,學攝影的時間也不算太長,算不上‘潮’。”
用光影留住美好,讓溫暖常駐心間——這便是熱愛生活、熱愛世界的宋玉剛。
宋玉剛經常外出采風。宋玉剛供圖
宋玉剛攝影作品《崮頂新曲》。
宋玉剛攝影作品《沂河龍騰》。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