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中煙黃金葉生產制造中心物流分中心倉庫管理這個普通的崗位上,有這樣一位令人敬佩的班長——吳利民,他日復一日,用行動扛起責任和擔當。
行走的“活賬本”:以專業鑄就匠心
晨光熹微中,他的身影已穿梭于煙梗垛位之間,指尖拂過碼放整齊的煙箱,如同琴師調制琴弦般精準。每當出庫任務發出時,吳利民都能準確地指出需要出庫等級的貨位及庫存件數。大家驚訝地問他:“班長,倉庫這么多等級,這么多的貨位,這么復雜的數據,你是怎么做到如指掌的?”吳利民笑了笑說:“沒有什么訣竅,就是多走、多看、多記,時間長了,這些數據就像刻在腦子里一樣。你看,這個垛位的煙梗是從南方運來的,當時入庫的時候濕度有點高,我們還特別進行了通風。”大家一邊聽一邊點頭,有人指著煙箱問:“班長,那這些片煙的倉儲量是怎么精準把控的呢?”吳利民耐心解釋道:“每次出入庫我們都嚴格記錄,而且都定期盤點,系統里的數據都是實時更新。咱們把系統里的數據和實物一一對應起來,有一點出入都不行。”吳利民對倉庫的每一個垛位都如數家珍,各個年份、產地、倉儲量、通風養護周期……這些數據在他心中織就成涇渭分明的立體圖譜。
每逢出入庫高峰,他手持PDA終端的身影總在最前沿。“票據?系統?實物”三對照的口訣化作行動,核對合同號時眼神如炬,原料抽查時力道如尺。他每次出入庫都會叮囑:“出入庫必須嚴格做好抽檢,票據要認真核對。”三十載春秋,經手數萬噸原料零誤差,吳利民用數字化時代的“老賬房”智慧,在方寸貨架間書寫精準傳奇。
攻堅“指揮官”:用擔當詮釋初心
2019年新鄭中興庫建成投入使用,幾乎外租庫都要撤庫,外租庫存量達數十萬箱,且煙葉等級多。面對移庫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的挑戰,吳利民作為倉庫班長,沒有推脫,每天工作時間超長。他總說:“每天多干點,縮短時限,就能早日完成任務。”最終在他與組員齊心協力下,歷經近3個月轉運,提前半個月圓滿完成移庫任務。
每逢年初的新煙入庫工作中,他的腳步從未停歇。他結合倉庫管理實時數據,對作業高峰進行預判,靈活調整抱車和搬運人員配置,確保“車不等位,貨不滯倉”。面對日均百噸的吞吐量,每個人心里都知道如果真的遇到出入庫作業扎堆,會造成庫區擁堵,影響作業效率,這是一個很現實又很棘手的難題。因此,吳利民很早就開始思考這個問題,反復跟領導匯報溝通,終于想出來了一套“錯峰作業法”流程,領導很支持,讓他放心大膽嘗試。何為“錯峰作業法”?就是晨間先處理長途運輸車輛的集中卸貨,午間針對本地緊急調運的出庫任務開辟專屬通道,夜間則利用庫區空間進行貨位騰挪與整理。經過充分實踐,面對轉運車輛扎堆情況,大家發現只要溝通到位,司機配合,都能提前完成作業任務,甚至比日常出入庫作業效率提高40%。他說,“錯峰作業法”不是萬能的,不是一成不變的,還是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變通的。“3號車優先卸貨”“A庫騰挪預案啟動”……此后改良版的作業方法越來越多。還有他獨創的“金字塔式驗收流程”,層層審核卸車實物和數據,也大大提高了出入庫質量驗收準確率。大家都說,因為有了這個攻堅“指揮官”,再困難的工作都不怕了。
安全“守護者”:將匠心融入血脈
烈日下的露天東庫見證了吳利民的執著,他帶領大家清理庫區雜草,保證清潔生產;消防通道預留到位,杜絕火災隱患;當暴雨突至,他第一個沖進倉庫檢查漏點,帶著大家給煙垛加蓋篷布。
他常掛在嘴上的“安全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早已成為他身體力行的行為準則,也是他始終堅守的座右銘,時刻提醒著每一位倉庫保管員重視安全。“消防通道是生命線,半寸都不能讓。”他掄起油漆滾輪重劃庫區標線時,手臂肌肉虬結如鋼。每月“安全情景演練”,他“手把手”教新人操作消防器材,示范消防水袋連接動作快如閃電,57歲的他在速度上比年輕小伙還快3秒。
吳利民用實際行動,在日常工作中始終秉持專業態度,他對工作的熱愛與擔當,激勵著身邊的每一個人,立足本職,腳踏實地,為企業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