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楊,明天你家第三烤次煙葉下烤,我把打捆的紅色棉繩送過來了。另外前兩烤次可以請工分級了,主要是下部葉居多,分好級后用黑色棉繩打捆堆放。”煙技員徐佐亮有條不紊的給煙農楊既會交代著。
“好嘞,我這就安排上。”
紅色?黑色?打捆繩還分顏色,這是什么情況?讓我們一探究竟。
楊既會是江西興國縣一名貧困煙農,前幾年因缺技術致貧,在興國煙草專賣局的幫扶下掌握了煙葉種植技術,靠種植煙葉逐步脫了貧。嘗到了甜頭的楊既會煙葉種植規模越來越大,2020年種植66畝,隨之而來的困難便是請工問題,尤其是煙葉分級環節,要想分的好、分的準必須要懂點技術。
“勞動力本來就緊缺,再要求懂分級技術,請工更是難上加難。”楊既會苦惱的說道。興國縣煙葉種植戶均規模大,像楊既會這樣面臨請工難的問題不在少數。
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興國縣煙草專賣局成立QC課題研究小組,經過調研發現問題的癥結主要在煙葉下烤打捆及堆放上,煙農一般用稻草或麻繩打捆,受儲煙場所的限制,下烤的煙都堆在一起,無法有效區分,尤其是對于種煙大戶來說,稍不留神煙葉堆放就亂套了,請工分級時進度慢、純度不高,影響煙農效益和煙葉收購質量。興國縣煙草專賣局QC小組成員根據煙葉烘烤規律,創新應用彩繩標記法,按照“一顏色一烤次、一顏色一部位”的原則,統一購置彩色卷繩,引導煙農做好煙葉烤次與部位標記。
“應用彩繩標記法,幾個烤次的煙堆在一起都不會亂,后面分級也容易多了。”楊既會高興的說,“興國縣煙草專賣局都會計算著煙葉下烤、分級的時間,準點將不同烤次的彩繩送到烤房和分級場所,完全不用自己操心,也不擔心會用亂。分級時,隨便拎出一捆煙,工人們看到顏色就知道是第幾烤次的煙、屬于什么部位,只要分出好中差就可以啦,分的既精準又快速。今年我這66畝煙葉僅分級人工算下來都省了40個工、近3000元呢。”
彩繩標記法首次推廣覆蓋了157戶煙農、6322畝,幫助煙農節約物資投入成本13.9萬元、人工投入22.8萬元,煙葉分級質量和分級效率明顯提升。“彩繩標記法的推廣從源頭上解決了去青雜混烤次和分級后混部位的問題,研究成果在煙葉生產一線開花結果,充分發揮了創新研究的價值與實效,切實幫助煙農在降低成本的基礎上把好煙分出來。”興國縣煙草專賣局幫扶干部張闖介紹到。
興國縣煙草專賣局始終圍繞提質增效和減工降本兩個目標,深度挖掘一線生產需求,注重建立產學研合作體系,依托創新研究成果,持續完善煙葉生產專業化服務體系。2016年以來僅煙葉生產方面申請實用專利1項、發表專業性論文7篇、轉化QC創新研究成果4項,以“創新+”模式為煙農增收路夯實科技“地基”。2020年實現煙葉收購上等煙比例同比提高3.63%,畝產值同比提高602.23元、帶動煙農增收776.87萬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