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5月1日起,國家煙草專賣局發布的《電子煙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正式施行以來,到今年即將三年了。在這三年間,《辦法》在加強電子煙等新型煙草制品的監管、規范市場秩序、保障人民健康安全以及促進產業治理的法治化和規范化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顯著成績,為電子煙產業的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是監管體系有了全面構建,市場秩序得到了顯著規范
自國家煙草專賣局發布該《辦法》的出臺開始,這就標志著我國電子煙監管體系的全面構建。該《辦法》明確了電子煙的定義和監管對象,對電子煙生產、批發和零售主體實行許可證管理,并建立了電子煙交易管理平臺,規范了電子煙銷售方式。這一系列的舉措,有效遏制了電子煙市場的無序發展,使得電子煙產業從混亂無序的界面走向了規范有序轉變。
在《辦法》的指引下,各級煙草專賣局堅決扛起電子煙監管的職責,積極引導電子煙經營主體合法經營,嚴厲打擊電子煙違法違規的行為。執法部門通過設立過渡期、開展電子煙監管工作督查和規范電子煙市場秩序專項檢查等措施,各級煙草專賣局依法全面履行電子煙監管職責,堅持聯合治理、密切協作,使得電子煙監管工作體系基本建立,電子煙監管制度體系落實落地,電子煙監管治理有力有序的推進。
二是產品質量嚴格把控,人民健康安全得到了有力保障
依據《辦法》的條款,對電子煙產品質量進行了全程管理,建立了電子煙產品技術審評和跟蹤追溯機制。這一機制從而確保了電子煙產品的安全性和合規性,有效防止了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保障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與此同時,《辦法》還禁止銷售除煙草口味外的調味電子煙和可自行添加霧化物的電子煙,這一規定有效減少了電子煙對青少年的吸引力,降低了青少年吸煙的風險。此外,學校周邊不得設置電子煙產品銷售網點的規定,也進一步保護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三是產業治理法治化、規范化水平在不斷的提升
《辦法》的施行,推動了電子煙產業治理的法治化和規范化。通過依法加強電子煙監管執法,國家煙草專賣局有效維護了電子煙市場的公平競爭秩序,保障了電子煙經營主體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在產業運行等等方面,《辦法》引導電子煙企業合法經營,推動了電子煙產業向著高質量發展轉變。通過優化管理服務、強化市場監管等措施,國家煙草專賣局有效防范了電子煙產業的風險隱患,促進了電子煙產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四是社會共治格局初步形成,監管合力更是持續增強
在《辦法》的推動下,初步形成了社會共治的格局。從公安、市場監管再到教育等部門聯合開展電子煙市場清理整治專項工作,嚴厲打擊生產銷售“上頭電子煙”、假冒偽劣電子煙等違法犯罪行為。同時,財政部、稅務總局、證監會、海關總署、郵政局等等等部門也高效制定發布了電子煙消費稅、電子煙相關企業股票上市前置審查、電子煙進境攜帶、限量寄遞、異地限量攜帶等政策,為電子煙產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外,權威主流媒體也在高度支持、積極引導、正向發聲,通過發布公益短視頻、微信朋友圈普法公益廣告等方式,提高了公眾對電子煙監管政策的認知度和支持度。這些舉措,增強了監管的合力,推動了電子煙產業治理的法治化和規范化進程。
五是展望未來:持續優化監管政策,推動產業高質量健康發展
筆者認為,盡管《電子煙管理辦法》在施行三年間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電子煙產業的健康發展仍然面臨著諸多的挑戰。在當前,仍有一些不法分子利欲熏心、鋌而走險,置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于不顧,而各類非國標電子煙“新產品”屢禁不止,電商、短視頻、直播、社交等“新平臺”虛假宣傳和違法銷售電子煙行為也是時有發生、花樣翻新。
面對這些挑戰,國家煙草專賣局將繼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以全力保障人民健康安全為出發點,進一步完善監管政策,規范產業運行,優化管理服務,強化市場監管,防范風險隱患,持續推動電子煙產業治理法治化、規范化。
放眼未來,國家煙草專賣局將加強與各部門的協作配合,形成更加緊密的監管合力;加強政策宣貫和合規引導,提高電子煙經營主體的法律意識和合規意識;加強市場監管和執法力度,嚴厲打擊電子煙違法違規行為;加強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推動電子煙產業向高質量發展轉變。通過這些措施的實施,我們相信,我國的電子煙產業將一定會迎來更加健康、更加穩定、更加可持續的發展。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