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看到一篇網文,中心思想是要把“香煙”的“香”去掉,只保留“煙”這個核心。初聽起來言之鑿鑿,意之切切,情之深深,很有同感。細想了之后,反思一下,還是覺得這只是皮毛之意,改與不改,其實意義不是很大,何以見得,我們詳說一下,以正視聽為好。
1.中華傳統文化,講究文化內涵。葉公好龍、杯弓蛇影、守株待兔、香噴噴等等,這些蘊含了中華傳統文化的表達和描述,都是很有來頭的。講究一個內斂和內涵述之,而不是完全覆蓋其應有的全部本意。香煙,香煙,也是這種文化傳統的一脈傳承和獨有韻味。中式卷煙,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煙草好聲音,這個大方向必須堅守和弘揚,香煙這個詞這份用心用情,也需要傳承。tobacco,這樣學著國外表達煙草,聽起來都是很缺乏意境和韻味的泛白之詞。還是香煙表述出來,聽起來舒服,感覺上共鳴,至于吸煙還是不吸煙,倒是其次的東西了。
2.吸煙有害健康,這是人所共知。吸煙有害健康,這是人所共知的事實。如果歸結于香煙的香,還是香煙的香這個字,這個邏輯就根本站不住腳。潛意識和身心里喜歡吸煙,表達上卻是另外一套,這不是兩面人的基本做法。既然允許成年人吸煙,成年人可以吸煙,這就是作為成年人自主選擇的事情,和香煙的香,和香煙的香這個字,還有這種表述,關系就自然而然聯系上了。沒這回事的,有的話就是托詞了。吸煙之前和吸煙之后,香煙的危害就比煙的危害小了很多,純屬笑話了。
3.去掉了就好了,根本沒有這事。我們干事情做工作還是日常生活,都在于要知其要害。明擺著,吸煙就是危害健康的,你吸煙,但只要是聽到了這是煙,而不是香煙,就不會誤導人,就能有什么更小的危害,還是更明白的說法,這事兒真的不靠譜。危害是事實,去掉了香煙的香和香這個字,就能危害減小,還是能給人正確的吸煙法,當真是沒有的。這就是去掉還是不去掉,都和吸煙這件事本身沒有什么劃等號的事情。兩碼事非要搞這樣一出折騰自己,蒙蔽心智,可不是好事情。還是豎起耳朵,自己認清為好。去掉還是保留,還是應該隨大家習慣。
4.正確認識香煙,不在去不去香。吸煙的危害很多很大,不過人這一生中,總會有許多的愛好。如果自己認不清,還要怪罪于香煙的香,在于更正和修補有沒有這個字,這不就是隔靴搔癢、頭疼醫腳的典型表現,讓人笑掉大牙。我們自己在生活中浸染,打牌、打麻將、賭博,跳舞,唱歌,也會有許多人說這不好那不好,我們就不做,恐怕這樣的心態就是人云亦云,跟著別人的心思和表達跑得遠了。自己沒什么主見,還要抱怨這個香煙的香來誘惑你,來誘導你,這就是怪錯人了。去掉香,還是繼續保留香,可不是你的獨門生意。
5.保持良好心態,正確文明吸煙。吸煙有危害。在吸煙摸煙之前,你就要學會如何看待這件事的辯證法。在保持良好心態的前提下,你盡可以選擇吸煙或者不吸煙,少吸或別吸煙,都是自己的自主性選擇。在吸煙的時候,你也要保持良好形象,正確文明吸煙,不擾人、不擾民,和不吸煙的人保持距離,你就做得挺好的。你要是糾結于在香煙和煙之間瞎折騰,這又能折騰出什么好的理由和成果。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不見得有香煙了,你就不吸煙,也不見得有了香煙沒有了香,你就繼續吸煙。這根本上就是自己給自己找的事情,純屬個人虛構情節,不要的好。
6.為你著想過頭,未必就是好事。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保留有這種矯枉過正的情緒化表達。打牌做什么,真是沒事了。打麻將有什么好,直接封禁了。吸煙有什么好處,直接就嚴禁了,或者去掉香煙的香的表述,這樣直接直白的情緒化做法,一棍子打死吸煙的人,生活的節奏就能保持正常。不見得,也不是等于的好做法。可以引導,可以潛移默化,可以正確宣傳,任何事情存在的意義不能簡單直接就封禁或者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就正如這香煙去掉香這個字就有什么更好處。這不是正常的人正確的做法,還是不要這樣選擇的好。
吸煙危害健康,這事我們自己清楚。吸煙不是好事,這我們大家都知道。如果非要糾結于香煙的香去掉了,局面就好了,危害就小了,吸煙的人就少了,誘惑力就沒有了,這樣簡單直白的人,我們還是很少見的。
竊以為,在文字上玩什么花樣,例如去掉香煙的香字之舉,都不如徹底來一個反思和漸進式變革為好,做好宣傳引導和政策導向改變,通過一個長期的理智型的優化服務和柔性再造,效果當然是好的,也是值得采取的舉措。那種動不動就玩文字,動輒就說去掉香煙之香的捂著耳朵、掩耳盜鈴的做法和表述,都是不可取的媚俗表現之一了。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