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煙民都經歷過:發工資那天,站在便利店前,暗下決心這個月要省著點抽,少買兩包,攢點錢。然而現實是,錢包里的鈔票總是以難以解釋的速度消失,這就是煙民錢包的"薛定諤"。
月初的豪言壯志
"這個月只抽細支,省錢!"
?"這個月只買便宜的,能省則省!"
每到發工資,錢包鼓鼓的,信心滿滿的。計劃很美好:每天最多抽半包,周末可以放縱一點,這樣算下來,一個月能省下不少錢!
看看現實
"兄弟,借根煙抽抽?" "不好意思,今天只剩最后一根了。"
平均每三天,我們就會面臨這樣的尷尬對話。按理說一條煙能抽十天,可為什么三天就沒了?除了自己抽,還有借給同事的、請客戶的、朋友聚會分享的......一包煙在社交場合的消耗速度,比春運火車票還快。
越"省錢",越花錢
"這次買條便宜的,省點錢。"
結果發現抽起來不過癮,一天的消耗量直接翻倍。省錢不成反而更費錢,這就是煙民的"省錢悖論"。
更搞笑的是,有時候買了便宜煙,遇到重要客戶,又不好意思拿出來,只能臨時再買一包好一點的。兩種煙都買了,錢包卻比平時縮水更快。
口袋里的最后兩根
口袋里只剩下最后兩根煙了,而距離發工資還有三天。
這時候的心理活動極其復雜:要不要現在就抽掉?要不要留著明天早上?如果現在抽了,晚上睡前怎么辦?
最后往往是忍不住全抽完,然后第二天又去買一包。那句"這是這個月最后一包了"的誓言,一個月要重復好幾次。
存錢的美夢
"我要是戒煙,一年能省下多少錢?"
幾乎每個煙民都算過這筆賬。一天一包,一包30元,一個月就是900元,一年就是10800元。這筆錢夠買最新款手機,夠出國旅游。
計算結果往往讓人震驚,然后下定決心要戒煙省錢...持續時間通常不超過24小時。
月底的慘狀
每到月底,錢包里的現金所剩無幾,銀行卡余額也接近警戒線。這時候看到便利店的香煙,眼神都是飄的。
"要不...算了,等發工資再買吧。"
這種自我安慰通常維持不到第二天。那半包皺巴巴的煙很快被清空,然后不得不再次光顧便利店,心里盤算著這錢要從哪個預算里挪出來——也許是午餐錢,也許是打車錢,反正總會有解決辦法。
錢包的薛定諤狀態
煙民的錢包,永遠處于薛定諤的疊加態:在沒有打開看之前,既可能有錢,也可能沒錢。而每次打開,幾乎都會坍縮到"沒錢"這個確定狀態。
更神奇的是,錢包里的錢會自動變成煙。你明明記得里面還有一張百元大鈔,再看時卻變成了幾包煙的殘骸和幾張皺巴巴的小票。
新的一月,新的希望?
每到月末,煙民們都會憧憬:"下個月一定要控制一下,少抽兩包,多存點錢。"
然而當下個月的工資到賬,站在便利店前,看著那熟悉的包裝,所有的計劃又會被拋到九霄云外。這個循環,周而復始,錢包永遠處于"既想買煙,又想存錢"的矛盾狀態中。
打開錢包的那一刻,才知道哪個愿望會實現——通常,是前者。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