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吉林日報》報道 放眼望去,無邊無際的金黃色,讓王玉剛感到由衷的欣慰與喜悅。回想種煙前的日子,他動動嘴唇,卻哽咽住了。身旁的婦女主任鄭友霞忙把話接了過去,說:“這是今年煙豐收,把他樂的,不礙事!”王玉剛的致富故事,就是從這片黃煙地里開始的。
他是一位結實硬朗的東北漢子,當過兵、務過農,白手起家,成為全村有名的脫貧致富帶頭人,如今他是吉林省通化市輝南縣慶陽鎮西順堡村的種煙大戶。
起初,為了維持家中生計,他靠種玉米為生。父親高額的醫療費用,母親無法自理的身體狀況,讓他備感無助。這時,恰逢村里轉變發展模式,大力發展特色產業,王玉剛嗅到了商機。靠著踏實守信的人品和不服輸的韌勁,他向親朋好友借錢租了30畝地,種起了黃煙。
資金的緊張,文化水平的限制,讓王玉剛在創業之初嘗盡苦楚。他白天下地干活,晚上讀書,踴躍報名參加鎮、村兩級組織的脫貧致富技術培訓,每場培訓,他問的問題都是最多的。時間久了,講座的專家們都對這個認真的青年印象深刻。
王玉剛知道,光靠理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多去實踐。黃煙地里,閃現著他忙碌的身影。栽煙、打椏子、施肥……最累的要數夏季打椏子,這活兒要有極大的耐心,頭上烈日烤著,腳下露水濕著,一天下來累得都不想動,而他靠著一股韌勁兒,硬是撐了下來。
收獲黃煙的秋季到來了。葉子經過露水點染,煙色純正,王玉剛喜在心底。果然,煙葉口感甚好,很快被搶購一空。那一年,捧著賺來的十幾萬元,久違的笑容又回到了他的臉上。
漸漸的,村里誰家種煙出了問題,都會向王玉剛咨詢。他還幫著張羅別家煙的銷路,“我能富就是靠鄉親們的幫助,如果我家能賣一斤煙,我絕不讓別人家只賣半斤”。在他的帶動下,村民們擼煙、綁煙、檢斤、裝車,熱鬧非凡。
搭乘產業扶貧的順風車,西順堡村實現了基地化發展,黃煙種植集約化經營,全村統一育苗品種、統一規模管理、統一銷售價格、統一標識品牌、統一種植技術,還注冊成立了合作社,實施統一管理銷售。2015年注冊了全國專利商標,“西順黃煙”真的如王玉剛所愿,遠銷山東、河北、黑龍江等地,走進了大眾的視野。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