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有太陽的天氣里,總是把坐著輪椅得腦癱的大兒子推出來曬太陽,好像這已經是她的習慣,是必須完成的一項工作程序,很準時,春夏秋冬,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按部就班地做著。將大兒子安排好了,再去送小兒子出門上學,叮囑一番,回到家里收拾家務,一切妥當了,再將大兒子推回來,打開電視,將游戲機連接好,便盆放到兒子能夠著的地方,把水和食品給兒子預備好,穿上工作服,騎上自行車飛奔而去。
得腦癱的兒子,出生于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雖然幾十年里,去了不少地方求醫問藥,但最終還是沒有效果。
屋漏又遇連陰雨。丈夫在新世紀初,因車禍撒手人寰,此時,小兒子才兩三歲,家中的一切就落到她身上。單位里為了照顧她,在工作時間上,對她沒有太多的要求,同事們盡量幫她多做些,好騰出時間照顧兩個孩子,社區為兩個兒子辦了低保,為其減輕了經濟負擔。
不到五十的她,要比同齡人蒼老許多。節假日里,看著她和小兒子一塊,推著大兒子到外面轉,母子三人邊走邊說,邊說邊笑,每見此景,讓人心里是酸澀的溫暖。
閑暇時,人們與她一起坐在門前的行道樹下聊天,從沒聽到她對生活的報怨和苦衷,面對眼前的一切,她淡定接受,正如她時常對人所講的:“日子是要過的,怨誰都沒用,我就是兩個孩子的大樹,就是他們的希望,在我能行的情況下,為他們遮陰納涼。”
已經退休的她,每天的工作仍然如此,準時推兒子出來曬太陽,送小兒子上學,到菜市場買菜做飯,收拾家務。
有時候,她推著兒子走得更遠一些,讓兒子看看變幻的世界。
看著她彎曲的背影,像一顆大樹,樹下是納涼的孩子。
?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