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2016年4月29日,寫出中國當代文學名著《白鹿原》的作家陳忠實因病去世。他是一個純粹的作家,寫了五十多年,一生為文學而努力。他是用生命寫作,寫出了一部史詩般的文學作品《白鹿原》。斯人已逝,但白鹿精神長存。先生之風,山高水長。尤其是他有種漢中情結,令人難忘。
據說,陳忠實來過漢中好幾次。他第一次到漢中,作為一個在西安灞河西蔣村長大的關中人,對迥異于關中的陜南鄉俗十分好奇,感嘆漢中田野冬天還處處綠意盎然。他領略過陜南鄉村“吃泡膛”(快過年時宰豬請鄰居吃肉喝酒)的風俗,在《關于一座房子的記憶》中詳盡描述了漢中鄉景與“吃泡膛”的過程。陳忠實到過漢江河邊、古漢臺、褒谷口、南湖、油菜花海、城固酒廠等地,留下了一些美好的印象。
陳忠實還寫毛筆字,他給漢中的一些特產題過字。比如,他一段時間愛抽漢中城固雪茄煙廠(后來的漢中卷煙一廠)產的“巴山雪茄”,他寫了幅字:“巴山雪茄,伴我十年”。他給洋縣酒廠寫了“國寶朱鹮,美酒秦洋”的字,至今矗立街頭。他給西鄉鵬翔綠茶特炒寫了“鵬翔耀九州,茶香飄萬里”的字。
陳忠實關心漢中的文化事業。他曾給班城鎮巴寫字:“三鄉文化、神奇鎮巴”,大氣飄逸,寓意高遠,成為鎮巴難得的文化財富。他給漢江南岸的江濱公園周公像邊題字“詩經廣場,原下陳忠實”,給江濱公園增添了文化亮點。他給漢中《袞雪》雜志寫過《拜見朱鹮》等文章。
陳忠實關心漢中的文學事業。他應邀參加過漢中文聯組織的作品研討、講學講課等活動,給漢中文學新人新作寫序,有力支持推動了漢中文學藝術的發展。根據漢中作家王蓬的介紹,在文學這條艱難的跋涉道路上,陳忠實給予王蓬許多切實的幫助。比如,王蓬的短篇小說《莊稼院軼事》經陳忠實推薦發表在《北京文學》1982年3期。
陳忠實還愛吃漢中熱面皮、菜豆腐和褒河鮮魚。他接地氣,近百姓,低調、質樸,有君子之風,有大家氣象,也體現了他對漢中的熱愛。尤其是他“文學依然神圣”的精神氣質,寫了墊棺做枕之作,扶植文學新人,像農民一樣勞動,可以說他的影響不僅僅在于文學領域,在社會上發揮著感召、激勵人的作用。先生一生辛勞,人格楷模,日月同輝,地久天長。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