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職工文化建設是基層工會委員會的基本任務之一,經中國工會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修訂、于2013年10月22日通過的《中國工會章程》第二十八條第五款明確指出對職工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鼓勵支持職工學習文化科學技術和管理知識,開展健康的文化體育活動,推進企業職工文化建設,辦好工會文化、教育、體育事業。
工會基層委員會通過強化職工文化建設,不僅可以有效維護企業職工的精神文化權益,更能以文化人,進一步提升企業職工的工作活力和創造力,營造更加和諧的勞動關系,從而有效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這樣的“雙贏”結果,不僅會顯著增強企業組織支持工會基層委員會推進職工文化建設的動力,同時,亦會有效激發企業廣大職工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和行動參與到職工文化建設中,從而激發活力、凝聚合力,有力推動企業工會工作深入開展。
因此,職工文化建設不僅是工會基層委員會的基本任務之一,更是工會基層委員會提升自身工作活力的重要抓手。但對于工會基層委員會而言,強化職工文化建設,不是簡簡單單地搞搞活動,而是要抓住主體,讓職工參與具有廣泛性;提升內涵,讓文化活動充滿正能量;強化識別,讓文化符號實現品牌化,以此有效提升職工文化建設的成效。
要突出主體參與的廣泛性。工會基層委員會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共建共享的理念,充分尊重廣大職工的合理訴求,以廣大職工的精神文化權益需求為出發點,推進企業職工文化建設,確實辦好工會文化、教育、體育事業。作為職工文化建設的組織者、推動者,是職工文化建設的第一責任人,離開了工會基層委員會的組織、推動,自發的職工文化活動更多地就只是職工的“自娛自樂”。但在肯定工會基層委員會在職工文化建設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同時,亦應將企業組織、工會基層委員會的集體意志與職工的主體意愿區別開來。
工會基層委員會作為一個組織機構,不能簡單地將組織決策者的意志“恣意”地標榜為職工的主體意愿。工會基層委員會要充分尊重職工的精神文化權益,做好調查研究,察民情、知民意,讓職工文化建設能真正貼合企業廣大職工的意愿,從而讓廣大職工有更加強烈的意愿參與到職工文化建設中。同時,不僅要讓廣大職工在參與中共建職工文化,更要讓廣大職工在共建職工文化中,共享職工文化成果,并以共享職工文化建設的成果強化共建職工文化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營造起良好的職工文化建設氛圍。
要彰顯文化活動的正能量。職工文化建設要以一種職工“喜聞樂見”的方式,來吸引廣大職工參與進來,但這并不就意味著職工文化建設,只能一味地迎合“大眾”口味,一味地“討好”、“取悅”。職工文化建設形式要“活”,要突出新穎性,要有時代的鮮活性,但這并不意味著形式可以壓倒一切,并不意味著工會基層委員會在推動職工文化建設中,可以不注重職工文化的內容選擇。工會基層委員會在推進職工文化建設中,應當要深入廣大職工中,做好充分調研,在此基礎上,做好形式的設計與內容的整合,要讓形式服務于內容,而不是由形式決定內容。
工會基層委員會在開展工會文化活動,要緊緊把握時代先進性與歷史傳承性的結合點,讓職工文化的內容既有時代的鮮活性,又有歷史的傳承性,鮮活而不失厚重,形成滿滿的正能量傳播,在吸引廣大職工積極參與到職工文化建設的同時,讓廣大職工也能在參與中體會到充滿正能量的文化熏陶,從而強化心理暗示,形成正面引導,真正把以“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要內容的先進理念、價值潛移默化地傳播給員工,在企業內部生產經營管理中有效積淀、有機傳承,進而培育形成良好的企業職工文化基因。
要推進文化符號的品牌化。行之有效的職工文化如同一個磁場,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企業的廣大職工。而要形成并強化磁場的力量,是要在載體、儀式的設計中,突出品牌化,把充滿正能量的職工文化借助特定的模式、儀式、載體,在職工中不斷地予以強化,以文化符號的品牌化強化識別、增進認同,提升職工文化磁場的輻射力和影響力。文化符號的品牌化,更易于職工文化的個性識別與對外傳播,尤其是一個充滿個性、具有特定識別符號的職工文化載體,會在不斷的強化中,形成一個有別于其他活動的文化標記,會讓職工乃至社會群體自然地將特定的載體、儀式與企業自身的職工文化連結,形成豐富的聯想,既有利于職工文化的傳播與識別,也通過提升職工心理的自豪感,增進職工的認同感。這樣的禮儀、載體,諸如企業的文化節、讀書會,等等,不一而足。
當工會基層委員會在推進職工文化建設中,真正做到了主體參與具有廣泛性,文化內涵充滿正能量。文化符號形成強烈的品牌化時,職工文化將因此而充滿生生不息的活力,這樣的活力在不斷提升職工創造力與工作激情的同時,也將有效地提升企業組織的核心競爭力,從而讓工會基層委員會的工作有一個更加良好的環境。從而提升工會工作活力,真正把工會的文化、教育、體育事業辦好、辦實。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