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煙草在線據《深圳商報》報道 2014年以來,廣東深圳一些與市民生活緊密相關的法規政策在執法上出現了一個新特點—緩沖式執法,即在實施前或實施后先用一段時間進行聲勢浩大的普法宣傳,安排勸阻整改期或者免費體驗期,待取得最大范圍的市民認知認可后,再正式“開罰”或收費。
記者日前在采訪深圳市人大、法律界人士、學者和市民時,他們普遍對這種廣而告知再執法和安排執法緩沖過渡期的創新做法點了“贊”。
今年3月1日實施的《深圳經濟特區控制吸煙條例》被稱為深圳史上最嚴的控煙法規。市衛計委副主任孫美華認為,新版《控煙條例》執行效果之所以比舊版要好,得益于執法力量的補充,多角度、多層面、立體化、全方位的普法宣傳實際上為執法行動掃除了很多障礙。
“把錢花在普法上不冤枉。”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白天一直強調這個觀點。他認為,普法宣傳工作與立法、執法的工作同樣重要,目前深圳的普法方式還停留在初級階段,市人大今年將力爭把普法工作貫穿到立法全過程。
除了開展廣泛的普法宣傳,《控煙條例》還創新了一種“緩沖式”執法方法—自條例實施之日起,安排一周的時間為勸阻整改期。
國際關系學院文化與傳播系教授董璐告訴記者,深圳《控煙條例》所采取的這種“緩沖式”執法實際上縮短了傳播半徑,擴大了傳播效率。當一個煙民被執法隊員警告時,他會影響身邊的其他煙民,這種點對點的傳播方式,比利用大眾傳媒進行“轟炸式”普法效率更高。
同時,人們對法律法規有一個認知、認可的過程后,也會更容易接受處罰,“試想一下,一個人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事,就被執法隊員開了張罰單,他當然在心理上有抵觸了。”董璐說。
自從3月初在景田片區一家餐館里就餐時被《控煙條例》執法人員“勸誡警告”后,市民張先生每次點燃煙頭時都會三思而行,和煙友們已學會自覺走到室外場合吸煙,“教育”的效果并不亞于被真罰了一次款。他告訴記者,“緩沖式”執法有人性化的一面,而且讓人從心理上更容易認同和敬重法律的規定。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