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雖說在日常經營中,交流的重要性已得到我們零售戶的廣泛肯定了。但有時候因為事多,使得必要的溝通與交流都難以為繼。就比如我們:我們的店鋪就我和老公兩個人打理。按說這應該不存在溝通難的問題吧!可由于我們每天要忙的事情都很多,這么說吧:由于老公不是進貨就是送貨,所以白天是很少能看見他在店里的。我呢?雖然每天都在店里,但在忙著打理店鋪的同時,還肩負著料理家務和照顧一家四口人的飲食起居等瑣事,所以忙的程度是可以想象得到的。
當然忙是忙,是不至于忙得連說話的時間都沒有。可真要是說起來,還是因為事多不是忘說這就是忘說那了,而這種忘記導致得最為直接的后果就是:該加急處理的事沒有在第一時間處理,當然這是其中的后果之一,相對而言也不是最可怕的。事實上,我們最怕的還是第二種情況的發生:比如一位顧客明明是在老公手上賒的東西,可由于某種原因最后賬卻是在我手上結的。此時,若不及時溝通就很容易造成“要二次賬”,也就是我們這里所說的“要冤枉賬”的情況發生。而“要冤枉賬”的后果:輕則會失信于顧客;重則會造成顧客的一去不復返。那怎么避免這些問題的產生呢?后來我就想:既然口頭交流難以實現;也總免不了會有這樣或那樣的疏漏,那何不換一種交流方式,將口頭交流改為紙上交流。或許是自己太急于擺脫這種溝通難所帶來的后果了,紙上交流的辦法一經想出,我很快便付諸行動了。不過事實證明:此舉雖然麻煩了一點,但終究還是利大于弊,就比如這次:
那是上個月底的一天晚上,據說是因同學聚會,顧客老唐來店里賒了一條軟珍品黃鶴樓。雖然這條煙是老唐在老公手上賒的,但由于老唐賒這條煙的時候,我正在店鋪里間輔導小兒子的作業,所以老唐賒這條煙的事我是知道的。
兩天后,老唐來跟我們結賬了,因為老公當時不在店里,而我除了知道老唐賒過一條軟珍品黃鶴樓以外,其他的就一無所知了。再加上當時也沒看到老公記賬。倒是老唐,在得知這些情況后便告訴我:由于那天煙不夠抽,所以在那條軟珍品黃鶴樓之后,他又來店里賒過兩包軟珍品黃鶴樓的。按老唐所說,最后我收了老唐12包軟珍品黃鶴樓的錢。也是和之前一樣,在老唐結賬走人后,我便將老唐的結賬明細以及金額,連同結賬日期都寫在了收銀臺上,那張我專門用來和老公紙上交流的紙條上。說實話,我當時這么做的初衷:主要是防止自己忘記告訴老公老唐賬已結而寫的。不成想,就是這個小舉動,竟意外地為我們挽回了120多元錢的損失。
就在跟老唐結賬的那天晚上,也是因為那會正好沒事,我便習慣性地在那紙條上看了起來,只是看到老唐結賬明細最上方的一筆帳時,我就愣住了。賬是老公寫的:“2月24日 老唐:
軟珍品黃鶴樓1條
+軟珍品黃鶴樓2包
+軟珍品黃鶴樓2包 撲克牌2副”
一看到這,再想到老公一直以來的記賬習慣:當一個顧客在一天的時間里連續來賒過幾次東西,為了省事,從第二筆賬開始老公通常就會以加號代替“第二次”“第三次”這幾個字了。也就是說每一個加號和后面所記載的物品,是能代表顧客一次賒欠經歷的。所以從老公的記的帳來看,老唐那天應該是來賒過3次東西的。一問老公果不其然:老唐確實來賒過3次東西,而老唐的這三筆賬里,除了第一筆賬是和第二筆賬一起記的以外,第三筆賬從老唐拿到老公記賬也就是前后腳的功夫,所以不會有錯。既然是即賒即記,記錯是不太可能。可這第三筆賬里的2包軟珍品黃鶴樓和2副撲克牌,老唐在結賬時并未提到過啊!那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好在,這之后的第三天,老唐又來店里買煙了。也是巧,老唐這次來買煙時正遇老公和我都在店里,一見老公也在店里,老唐便跟老公說起前天他在這賒欠的帳都已經和我結過的話,并囑咐老公:如果寫得有帳就記著劃掉。說實話,剛看到老唐時我還在琢磨著怎么跟他開口說這事呢!這下好了連開場白都省了,接過老唐的話茬我便說起前天結賬時算掉了2包軟珍品黃鶴樓和2副撲克牌的事。對于我說算掉了帳的事,起先老唐還掙扎著說了幾句:怎么可能呢?那天的賬我不是都跟你結了嗎?可當我將老公記的賬和老唐跟我結賬的明細一一用筆勾出來讓他看時,老唐像是突然間才想起來似地,在連說了幾遍“是有這么一筆賬”后,便爽快地將這筆賬跟我們結了。
事情說到這,而且有了這樣一個結局,您是不是也開始贊同我的觀點了呢?
?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