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則微博是這樣寫道的:“要么旅行,要么讀書,身體和心靈總要有一個在路上。”這則微博與過往我們所說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從個人角度來感受,我更喜歡前者。因為那則微博讓我的心靈有微震感,不由自主地去思考自己的身體和心靈是否有一個是走在路上。
我很明白自己現在的工作現狀,并不是有很多機會可以讓身體走在旅行的路途之上。但我更不愿看到的是自己的心靈在原地徘徊,迷失方向。我要讓心靈走在路上,所以我選擇讀書。
古人常言:“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我不追求書是否能給予我物質。黃金屋、顏如玉都是次要的次要。我是在書中尋覓一道心靈釋放的路口。
不提過去,不談將來,只說現在。現在的我會因為工作的問題煩惱,會因為生活的問題思慮。那些負面思想像是阻礙我心靈前行的障礙物。當“障礙物”堆積到一個無法承受的程度,我也會慢慢走進無法釋懷的境地。那種心靈困頓的狀態猶如鴉片之毒,使人越沉越深。那時,要推開障礙、要解毒,我便去選擇讀書。在書中來一次“乘風破浪會有時”的旅行,最后獲得“直掛云帆濟滄海”的精神寶藏。
如果提及讀書,那不得不提到朱熹《觀書有感》中的“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句詩的確是寫得妙哉,有無限遐想之余。
書是一個活水源頭。你如果要在里面尋找知識,那必然可以收獲智慧。除此有智慧之外,我們必然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有人在書海里遨游說的是“書海無涯苦作舟”,有人在書海里遨游說的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同是讀書,感受卻是千差萬別。
其實我們讀書最美之處在于,書是一汪洗滌心靈的活水。你在書中的字里行間中感受到思想的共鳴。即使那一刻你身體保持靜止,你也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視野開闊感。當然,不是用眼睛所視,而是真的用心放開眼界。
在人生最美的時光里,我們追求身體走在路上,但我們更希望心靈不停歇,一直走向更開闊的路上。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